|
【第一】听说老广的第一张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…… |
【dy】2018-1-5发表: 听说老广的第一张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…… 提起艳芳照相馆,老广州人几乎无人不晓。1912年艳芳照相馆创立至今,它已经见证了广州百年的变迁。它是广州唯一保存着黑白手工冲印这一门工艺的照相馆。很多广州人家里都留着在艳芳拍的全家福,也会专 听说老广的第一张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……提起艳芳照相馆, 老广州人几乎无人不晓。 1912年艳芳照相馆创立至今, 它已经见证了广州百年的变迁。 它是广州唯一保存着 黑白手工冲印这一门工艺的照相馆。 很多广州人家里都留着 在艳芳拍的全家福, 也会专门找回来拍张黑白照。 但能用“古董机”的摄影师越来越少, 会修底片的师傅已经需要返聘。 每一张老照片的背后都是一段故事, 而这座老相馆坚守的记忆, 就是几代广州人自己的芳华。 1艳芳的故事里有孙中山和鲁迅 1912年,佛山的黄跃云和刘骨泉创办了艳芳照相馆。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,“艳芳”蜚声粤港两地。 作为当时广州最大的照相馆,受到很多名人的青睐,为我们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。 孙中山、鲁迅等许多名人都曾在这里照相,鲁迅照片至今尚存于鲁迅纪念馆。“艳芳”也曾为毛泽东、陶铸、叶剑英、罗瑞卿、邓小平等领导人拍过照片。 艳芳照相馆的经理黄耀辉向我们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,有掩饰不住的骄傲,他回忆,艳芳最辉煌的时期分两个时间段,一段是人流量最辉煌的时候,是在七十年代,那时候来拍照需要排队叫号。另一段是营业额最高的时期,是在九十年代,那时候一个月的营业额可以过百万,艳芳的员工也有一百多人。 2搬迁两次仍坚守传统工艺 艳芳最开始是建在中山五路,后来因为建地铁拆迁,它经过了两次搬迁,最终搬到了朝天路。 很多广州人在路过朝天路的时候,会很惊讶,因为搬迁了两次,在他们印象中艳芳已经消失了。 黄经理告诉我们,他们会一直经营下去的,因为师傅在,工具在,技术也还在。 如今,摄影技术已经经历了很多革命。手机、数码相机让摄影进入了每个人的生活。 传统的工艺在时代潮流中走着走着,从大众变为了小众,接着偶尔会被回味,如今来艳芳拍照的很多人,都是冲着“老古董相机”的黑白照片而来。 而店里的这部上世纪30年代的“柯达”老爷相机在广东可能都找不出第二部了。 很多人都是专门冲着这部相机来艳芳拍照,还有人特意带着孩子来拍照,因为他们的父辈就曾带着年幼的他们来拍全家福。 每天早晨来艳芳修底片的梁师傅早就退休了,他说他是返聘回来的,因为这项手艺已经很少人会了。 他一边用铅笔在灯光投射下修底片,一边告诉记者,这就是最原始的ps。 而他从学徒做起,在艳芳呆了50年,却再没收过下一批学徒了。 3继续拍好每一张全家福 黄经理告诉记者,艳芳经历了百年历史,几度兴衰,确实现在面临着很多困惑。 “但现在还是很多人特意找回来拍黑白照,只要有人来,我们就会拍好每一张全家福“。 在采访的时候,记者见到很多年轻人也慕名而来,他们有些是拍情侣合影,有些是带孩子拍满月照,有些是自己留张肖像。有顾客告诉记者,说怕再不来拍,艳芳就关门了,虽然每天手机拍摄很多张照片,但真正能留下来的却没有几张。 拭去历史的烟尘,你会发现,这间百年照相馆沉积的熠熠光芒,是这座变迁的都市深沉的记忆。 监制:广报全媒体记者陈向军 拍摄:广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溪 甄志良 剪辑:广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溪 文字:广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溪 第一dy相关"听说老广的第一张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……"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对于第一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,谢谢对第一dy的支持,对于听说老广的第一张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……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。 (【dy】更新:2018/1/5 17:20:58)
![]() |